一、出台背景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防汛抗旱工作面临新形势、新要求。为主动预防、应对水、旱及其衍生灾害,规范防汛抗旱应对行动,做好突发洪涝、干旱的防范与应急处置工作,确保防汛抢险、抗旱救灾工作快速、有序、高效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我市交通运输防汛抗旱应急救援工作实际,制定《什邡市交通运输局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修订)》(以下简称《预案》)。
二、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持续推进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系的“指挥科学化、处置规范化、能力现代化”,依法有效防范及应对处置重大水旱灾害,确保全市公路、桥梁、隧道、水上交通安全畅通,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三、主要内容
《预案》包括总则、组织机构及职责、预警、应急响应与处置、信息报送、应急结束、附则七个部分。
(一)关于总则。明确指导思想、编制目的、编制依据,对适用范围特别是突发性水旱灾害的概念范围进行了界定,提出了防汛抗旱工作的3点基本原则,并对水旱灾害及其应急响应进行分级。
(二)关于组织机构及职责。对什邡市交通运输局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构的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完善,建立交通运输系统防汛抗旱抢险工作组织指挥体系,并对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构的人员组成、工作职责进行了细化和补充。
(三)关于预警。划分预警级别,并对预警信息传递、预警信息和预警响应的衔接、联动等工作机制提出了要求,明确不同预警响应下普通公路领域、道路运输领域、交通建设领域等领域的工作职责。
(四)关于应急响应与处置。建立健全统一指挥、有序高效的应急联动和快速反应机制,对水旱灾害的应急响应分级和启动程序、终止条件等进行了规范。
(五)关于信息报送。提出防汛抗旱信息报送原则及相关要求,分类明确信息报送单位(股室)、报告内容等。
(六)关于应急结束。对救灾、防汛抗旱物资补充、水毁工程设施修复、灾后重建、工作评价与灾害评估等善后工作提出了要求。
(七)关于附则。对监督与检查、预案管理与更新、预案解释部门、预案实施时间等进行了说明。
一、出台背景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防汛抗旱工作面临新形势、新要求。为主动预防、应对水、旱及其衍生灾害,规范防汛抗旱应对行动,做好突发洪涝、干旱的防范与应急处置工作,确保防汛抢险、抗旱救灾工作快速、有序、高效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我市交通运输防汛抗旱应急救援工作实际,制定《什邡市交通运输局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修订)》(以下简称《预案》)。
二、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持续推进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系的“指挥科学化、处置规范化、能力现代化”,依法有效防范及应对处置重大水旱灾害,确保全市公路、桥梁、隧道、水上交通安全畅通,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三、主要内容
《预案》包括总则、组织机构及职责、预警、应急响应与处置、信息报送、应急结束、附则七个部分。
(一)关于总则。明确指导思想、编制目的、编制依据,对适用范围特别是突发性水旱灾害的概念范围进行了界定,提出了防汛抗旱工作的3点基本原则,并对水旱灾害及其应急响应进行分级。
(二)关于组织机构及职责。对什邡市交通运输局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构的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完善,建立交通运输系统防汛抗旱抢险工作组织指挥体系,并对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构的人员组成、工作职责进行了细化和补充。
(三)关于预警。划分预警级别,并对预警信息传递、预警信息和预警响应的衔接、联动等工作机制提出了要求,明确不同预警响应下普通公路领域、道路运输领域、交通建设领域等领域的工作职责。
(四)关于应急响应与处置。建立健全统一指挥、有序高效的应急联动和快速反应机制,对水旱灾害的应急响应分级和启动程序、终止条件等进行了规范。
(五)关于信息报送。提出防汛抗旱信息报送原则及相关要求,分类明确信息报送单位(股室)、报告内容等。
(六)关于应急结束。对救灾、防汛抗旱物资补充、水毁工程设施修复、灾后重建、工作评价与灾害评估等善后工作提出了要求。
(七)关于附则。对监督与检查、预案管理与更新、预案解释部门、预案实施时间等进行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