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招”发力,筑牢清明祭扫“安全文明堤”
下好“先手棋”。制定专项方案,召开清明祭扫工作动员部署会,明确相关部门职责,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属地管理”的工作格局;建立市、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送制度,确保突发情况及时响应、妥善处置。
提供“优服务”。推出多元化祭扫服务,提供“套餐式”“清单式”服务,增设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等免费便民项目;推广“仁孝四川祭祀平台”,群众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创建网上纪念馆进行献花、寄语;针对不便到现场祭扫的群众,提供代理祭扫服务,如擦拭墓碑、敬献鲜花、远程视频等。截至目前,接待祭扫和办理安葬业务群众5000余人次。
奏响“主旋律”。利用微信公众号、短信、社区公示栏、LED屏、流动宣传车等载体,发布信息、悬挂横幅、发放倡议书。截至目前,已开展文明祭祀集中宣传活动11场,发放宣传资料2万份,网络点击阅读量近1万余次,推送公益宣传短信3万余条次,覆盖受众超5万人次。
织密“安全网”。设立30个防火执勤点,组织134名镇村干部、志愿者分片包干,在重点区域设立防火执勤点,配备消防器材,实行全天候巡查;联合消防、自规等部门,对公墓、集中安葬点等场所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累计消除隐患80余处;对农村公益性墓地实施动态监测,落实专人盯防,清明祭扫高峰期间,日均投入警力和基层民政干部160余人次。
“四招”发力,筑牢清明祭扫“安全文明堤”
下好“先手棋”。制定专项方案,召开清明祭扫工作动员部署会,明确相关部门职责,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属地管理”的工作格局;建立市、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送制度,确保突发情况及时响应、妥善处置。
提供“优服务”。推出多元化祭扫服务,提供“套餐式”“清单式”服务,增设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等免费便民项目;推广“仁孝四川祭祀平台”,群众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创建网上纪念馆进行献花、寄语;针对不便到现场祭扫的群众,提供代理祭扫服务,如擦拭墓碑、敬献鲜花、远程视频等。截至目前,接待祭扫和办理安葬业务群众5000余人次。
奏响“主旋律”。利用微信公众号、短信、社区公示栏、LED屏、流动宣传车等载体,发布信息、悬挂横幅、发放倡议书。截至目前,已开展文明祭祀集中宣传活动11场,发放宣传资料2万份,网络点击阅读量近1万余次,推送公益宣传短信3万余条次,覆盖受众超5万人次。
织密“安全网”。设立30个防火执勤点,组织134名镇村干部、志愿者分片包干,在重点区域设立防火执勤点,配备消防器材,实行全天候巡查;联合消防、自规等部门,对公墓、集中安葬点等场所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累计消除隐患80余处;对农村公益性墓地实施动态监测,落实专人盯防,清明祭扫高峰期间,日均投入警力和基层民政干部16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