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持续开展化学品登记和鉴定分类监管执法,聚焦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实施精准执法,提升行政处罚效能,强化隐患整改闭环销号。1-6月,市应急局共出动检查人员132人/次,聘请安全专家97人次,检查企业35家,排查隐患215项,责令企业停产停业3家,对3家企业进行行政处罚。
二是强化重大危险源等安全风险防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和安全风险承诺公告。认真落实高危细分领域“1+X”风险管控和专家指导服务工作,6月配合南充市应急管理局完成对我市3家重大危险源企业“消地协作”专项交叉检查督导,有效提升我市重大危险源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三是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管控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建设。持续配合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推动我市3家重大危险源和1家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企业按要求将监测监控数据接入系统。进一步扩展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系统应用场景。目前我市3家重大危险源企业及10家硝酸铵使用企业已建成应用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系统,市应急局组织相关企业集中进行工作业务培训并定期对企业系统运用情况进行抽查,巩固运行质效。
一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持续开展化学品登记和鉴定分类监管执法,聚焦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实施精准执法,提升行政处罚效能,强化隐患整改闭环销号。1-6月,市应急局共出动检查人员132人/次,聘请安全专家97人次,检查企业35家,排查隐患215项,责令企业停产停业3家,对3家企业进行行政处罚。
二是强化重大危险源等安全风险防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和安全风险承诺公告。认真落实高危细分领域“1+X”风险管控和专家指导服务工作,6月配合南充市应急管理局完成对我市3家重大危险源企业“消地协作”专项交叉检查督导,有效提升我市重大危险源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三是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管控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建设。持续配合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推动我市3家重大危险源和1家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企业按要求将监测监控数据接入系统。进一步扩展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系统应用场景。目前我市3家重大危险源企业及10家硝酸铵使用企业已建成应用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系统,市应急局组织相关企业集中进行工作业务培训并定期对企业系统运用情况进行抽查,巩固运行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