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 题:关于什邡市2022年市级决算的报告
- 索 引 号:383-20231023-342147
- 公开对象: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工作启动之日同步公开
- 公开渠道:政府门户网站,电视或政务,政务新媒体...
- 公开方式:全文发布
- 五 公 开:执行公开, 结果公开
- 公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 公开内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以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报表中涉及本级支出的,应当公开到功能分类项级科目。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应当公开到经济性质分类款级科目,专项转移支付应当分地区、分项目公开等信息。
-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 上标题:
- 副标题:
关于什邡市2022年市级决算的报告
2023年9月27日在什邡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十四次会议上
什邡市财政局局长 龙顺兵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和市人大常委会安排,受市政府委托,现就2022年市级决算情况报告如下,请审查。
一、2022年市级决算情况
2022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多重困难叠加,多种风险交织的复杂局面,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严格执行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有关决议要求和审查批准的预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实现了经济平稳运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取得了极为不易的成绩。财政改革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减税降费政策,保持财政支出强度,优化支出重点和结构,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坚决兜牢“三保”底线,切实防范财政运行风险,全市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决算情况总体较好。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9,359万元,为预算的103.4%,增长4.9%;支出407,715万元,为预算的92.7%,增长4.5%。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96,037万元,为预算的97.5%;支出279,573万元,为预算的97.7%。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576万元,为预算的100.0%;支出1,806万元,为预算的90.0%。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6,173万元,为预算的100.0%;支出37,247万元,为预算的100.0%。根据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和《四川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有关规定,现重点报告以下情况:
(一)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2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49,359万元,为预算的103.4%,比上年增加11,725万元,增长4.9%;加上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26,701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17,73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36,87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33,503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5,482万元、调入资金78,467万元后,收入总量为568,112万元。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77,021万元,为预算的93.4%,比上年增加16,500万元,增长4.6%;加上上解支出76,226万元、补助下级支出30,694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051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956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36,870万元,支出总量为535,818万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市级结转资金32,294万元,实现收支平衡。
收入决算具体情况是:税收收入167,736万元,为预算的104.7%;非税收入81,623万元,为预算的100.8%。其中:增值税57,409万元,为预算的93.7%;企业所得税16,036万元,为预算的91.6%;城市维护建设税62,196万元,为预算的132.7%;契税7,757万元,为预算的77.6%。
支出决算主要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4,687万元,为预算的95.6%;公共安全支出18,321万元,为预算的96.4%;教育支出59,341万元,为预算的96.7%;科学技术支出9,276万元,为预算的99.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320万元,为预算的91.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0,306万元,为预算的97.6%;卫生健康支出37,616万元,为预算的97.9%;节能环保支出8,610万元,为预算的64.8%;城乡社区支出87,183万元,为预算的97.5%;农林水支出42,126万元,为预算的84.4%;交通运输支出4,826万元,为预算的80.5%;住房保障支出15,059万元,为预算的71.5%。
2022年市级累计下达各镇各项补助30,694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17,895万元(镇级财政体制补助和结算补助),占市对下补助的58.3%;专项转移支付补助12,799万元,占市对下补助的41.7%。
2022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初安排的预备费2,700万元,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支出2,159万元,公务员医疗补助541万元。
2022年初市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为25,482万元,本年动用25,482万元,加上按规定补充14,660万元,2022年末余额为14,660万元。
2022年末市级结转资金26,664万元。主要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方面605万元,教育方面1,994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方面30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896万元,节能环保方面4,053万元,农林水方面6,183万元,住房保障支出方面5,995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方面1,132万元。
2022年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1,633万元,同比下降17.4%。其中,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1,633万元:因公出国(境)经费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及运行维护费1,417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211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206万元),公务接待费216万元。
2022年,市级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17,029万元,主要包括: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项目2,000万元、保障性安居工程1,628万元、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913万元、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423万元。
(二)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2年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96,037万元,为预算的97.5%,比上年增加38,879万元,增长24.7%;加上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58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173,490万元、调入资金9,212万元、上年结转收入4,298万元,收入总量为384,617万元。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76,159万元,为预算的97.7%,比上年增加119,296万元,增长76.1%;加上补助下级支出3,414万元,调出资金77,694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20,790万元,支出总量为378,057万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市级结余资金6,560万元,按规定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收入决算主要情况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80,573万元,为预算的97.0%;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9,601万元,为预算的99.9%;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3,332万元,为预算的90.1%;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603万元,为预算的201.0%;污水处理收入1,928万元,为预算的142.8%。
支出决算主要情况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 106,760万元,为预算的95.9%;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 2,718万元,为预算的90.1%;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155,885万元,为预算的100.0%。
(三)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2年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2,576万元,为预算的100.0%,比上年减少1,621万元,减少38.6%;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1,806万元,为预算的90.0%,比上年减少1,132万元,减少38.5%;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04万元,减去调出资金773万元后,年终结余201万元。
(四)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市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6,173万元,为预算的100.0%;加上上年滚存结余29,848万元,收入总量为46,021万元。市级社会保险基金当年支出37,247万元,为预算的100.0%。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后,年末滚存结余8,774万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2年,我市共收到债券资金210,360万元,其中:新增债券154,400万元(均为专项债券)和再融资债券55,96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154,400万元主要用于什邡市通航产业园、什邡市经开区北区产业功能补短板建设项目等项目。
截至 2022年底,我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669,603.3万元(其中:一般债务238,841.3万元,专项债务430,762万元),在省政府核定的671,303.3万元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以内,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以上市级2022年财政决算草案,请予审查批准。同时,市级67个部门2022年部门决算(草案)已提交本次常委会,请予审查。草案在报市政府审定、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查之前,已送交市政府审计部门审计,下一步将根据审计意见和本次会议审议意见作相应整改和完善。
二、2022年落实预算决议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22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我们全面贯彻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增强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保障,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着力支持经济稳定恢复。
(一)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减轻市场主体负担超过6.4亿元。出台稳住经济增长的36条措施,全力稳增长促发展、拼经济搞建设,减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0.12亿元,稳住了经济大盘和发展势头。深入实施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和“三农”贷款0.1亿元。加大政府采购力度,降低中小微企业参与政府采购门槛,授予中小微企业合同金额1.17亿元。大力支持企业减负稳岗,对困难行业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实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政策,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返还稳岗补贴资金0.13亿元。
(二)落实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围绕基础设施补短板、重大民生社会事业等专项债券重点支持领域,完成申报专项债券新增入库项目23个,发行新增专项债券15.44亿元,全力支持11个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消费逐步恢复,发放消费券0.03亿元,推动餐饮、旅游等行业逐步回暖。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投入科学技术支出0.93亿元,大力落实科技创新、工业发展、促进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等各项企业补助政策所需资金,鼓励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三)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助力乡村加快发展,落实衔接乡村振兴专项资金0.60亿元。耕地保护扎实推进,建成高标准农田3.08万亩,兑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0.35亿元。聚焦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方向,完成涉农资金统筹整合0.19亿元,支持农产品质量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等23个项目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落实农村无害化厕所建设资金0.04亿元,确保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实现100%。继续做好生猪生产恢复发展,积极落实“七条措施”补助资金0.11亿元,确保市场供应。
(四)持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果,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将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作为财政支出重点,全年投入节能环保支出0.86亿元,支持城市和乡镇水源质量监测、节能减排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项目的实施。推动朝天河、白鱼河、筏子河综合治理,实施5个村“千村示范工程”治理。
(五)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投入2.45亿元全面完成省市30件民生实事,着力解决一批老百姓急难愁盼民生问题。想方设法稳就业,投入各类补贴资金0.23亿元,多渠道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加快完善多层次基本民生保障体系,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残疾人等补助救助资金0.61亿元,持续兜牢1.8万余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投入3.76亿元加快构建全方位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坚持教育优先战略,安排教育支出5.93亿元,支持优化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完善学生就学环境,有力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收支管理,落实老旧小区改造、住房租赁补贴等政策资金1.38亿元,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
三、2022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推进情况
2022年,我们认真贯彻市委的决策部署,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和审查意见要求,结合审计部门提出的意见建议,继续坚持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不断提高财政决策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进一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制定印发《经开区财政体制保障方案》,进一步规范完善经开区的财政管理体制,理顺市政府与经开区财政利益分配关系,在保障经开区财政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经开区增收节支的积极性。结合我市“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和重大经济事项决策规定,修改印发了《什邡市财政预算决策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财政预算决算程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按照省政府、财政厅管理要求,我市顺利实现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覆盖上线运行,并在省厅单位会计核算单项考核工作中连续多月保持满分。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票据使用公开等专项检查,继续做好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等优化营商环境政务服务工作。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管理,严防财政资金“跑冒滴漏”有关规定,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使用。
(三)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坚持以量化考核为抓手,及时制定全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梳理细化3个方面19项具体考核指标,全面夯实主体责任落实。突出目标管理原则,进一步规范预算绩效编报前置源头,科学完善部门整体支出评价、专项预算项目、政策支出等指标体系,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高质高效。组织全市135个预算单位开展支出绩效自评,覆盖率达100%;选取乡村振兴、教育、民生、产业发展等10个单位36个项目作为重点评价内容。
(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优化支出结构,严格落实“过紧日子”思想,强化预算支出刚性约束,持续压缩一般性非刚性支出,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切实兜牢兜实“三保”支出底线。健全库款保障机制,巩固专项库款保障管理,确保工资、基本民生和乡村振兴资金“封闭运行、安全管理、精准使用”,及时足额兑付至受益对象。加强债务收支发行、还本付息“链条式”预算管理,落实到期债务还本付息和隐性债务化解全年目标任务,按期足额完成还本付息7.8亿元(其中:发行再融资债券5.6亿元,预算安排2.2亿元),统筹消化存量债务3.80亿元,有效防控债务风险,债务风险保持安全等级。统筹协调市属国有企业和相关部门,全面清查EPC工程项目,严防建设项目新增隐性债务行为,切实规范限额举债管理。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2022年,全市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决算情况总体较好,但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审计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包括:财政收入结构不稳定,预决算编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预算执行管理有待加强,财政绩效管理有待提高等。同时,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也对财政管理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对此高度重视,将认真落实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采取有力措施逐步解决,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财政收支运行管理。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培植优质税源,清理盘活国有资产资源和闲置沉淀资金。进一步做好节支工作,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继续按照政府过“紧日子”的工作要求,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预算执行管理,着力保障好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领域支出需求,全面落实“三保”、民生及法定支出增长等政策要求,切实增强全市财政收支平衡能力,确保全市财政收支平稳运行。
(二)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确保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投入稳步提高。加强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财政资金和政策保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三)坚决防范财政风险。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及时足额偿还政府债务付息。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有序化解存量,严格控制债务风险水平。增强“三保”保障能力,防范财政运行风险。加强对国库资金运行情况的分析研判,防范库款支付风险。
(四)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进一步完善财会监督机制,树牢主管部门责任意识,建立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纠偏的全过程监督机制,提高财会监督及时性、实时性、有效性。扎实开展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检查力度。
关于什邡市2022年市级决算的报告
2023年9月27日在什邡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十四次会议上
什邡市财政局局长 龙顺兵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和市人大常委会安排,受市政府委托,现就2022年市级决算情况报告如下,请审查。
一、2022年市级决算情况
2022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多重困难叠加,多种风险交织的复杂局面,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严格执行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有关决议要求和审查批准的预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实现了经济平稳运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取得了极为不易的成绩。财政改革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减税降费政策,保持财政支出强度,优化支出重点和结构,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坚决兜牢“三保”底线,切实防范财政运行风险,全市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决算情况总体较好。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9,359万元,为预算的103.4%,增长4.9%;支出407,715万元,为预算的92.7%,增长4.5%。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96,037万元,为预算的97.5%;支出279,573万元,为预算的97.7%。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576万元,为预算的100.0%;支出1,806万元,为预算的90.0%。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6,173万元,为预算的100.0%;支出37,247万元,为预算的100.0%。根据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和《四川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有关规定,现重点报告以下情况:
(一)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2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49,359万元,为预算的103.4%,比上年增加11,725万元,增长4.9%;加上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26,701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17,73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36,87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33,503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5,482万元、调入资金78,467万元后,收入总量为568,112万元。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77,021万元,为预算的93.4%,比上年增加16,500万元,增长4.6%;加上上解支出76,226万元、补助下级支出30,694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051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956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36,870万元,支出总量为535,818万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市级结转资金32,294万元,实现收支平衡。
收入决算具体情况是:税收收入167,736万元,为预算的104.7%;非税收入81,623万元,为预算的100.8%。其中:增值税57,409万元,为预算的93.7%;企业所得税16,036万元,为预算的91.6%;城市维护建设税62,196万元,为预算的132.7%;契税7,757万元,为预算的77.6%。
支出决算主要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4,687万元,为预算的95.6%;公共安全支出18,321万元,为预算的96.4%;教育支出59,341万元,为预算的96.7%;科学技术支出9,276万元,为预算的99.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320万元,为预算的91.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0,306万元,为预算的97.6%;卫生健康支出37,616万元,为预算的97.9%;节能环保支出8,610万元,为预算的64.8%;城乡社区支出87,183万元,为预算的97.5%;农林水支出42,126万元,为预算的84.4%;交通运输支出4,826万元,为预算的80.5%;住房保障支出15,059万元,为预算的71.5%。
2022年市级累计下达各镇各项补助30,694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17,895万元(镇级财政体制补助和结算补助),占市对下补助的58.3%;专项转移支付补助12,799万元,占市对下补助的41.7%。
2022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初安排的预备费2,700万元,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支出2,159万元,公务员医疗补助541万元。
2022年初市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为25,482万元,本年动用25,482万元,加上按规定补充14,660万元,2022年末余额为14,660万元。
2022年末市级结转资金26,664万元。主要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方面605万元,教育方面1,994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方面30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896万元,节能环保方面4,053万元,农林水方面6,183万元,住房保障支出方面5,995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方面1,132万元。
2022年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1,633万元,同比下降17.4%。其中,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1,633万元:因公出国(境)经费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及运行维护费1,417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211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206万元),公务接待费216万元。
2022年,市级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17,029万元,主要包括: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项目2,000万元、保障性安居工程1,628万元、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913万元、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423万元。
(二)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2年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96,037万元,为预算的97.5%,比上年增加38,879万元,增长24.7%;加上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58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173,490万元、调入资金9,212万元、上年结转收入4,298万元,收入总量为384,617万元。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76,159万元,为预算的97.7%,比上年增加119,296万元,增长76.1%;加上补助下级支出3,414万元,调出资金77,694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20,790万元,支出总量为378,057万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市级结余资金6,560万元,按规定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收入决算主要情况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80,573万元,为预算的97.0%;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9,601万元,为预算的99.9%;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3,332万元,为预算的90.1%;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603万元,为预算的201.0%;污水处理收入1,928万元,为预算的142.8%。
支出决算主要情况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 106,760万元,为预算的95.9%;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 2,718万元,为预算的90.1%;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155,885万元,为预算的100.0%。
(三)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2年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2,576万元,为预算的100.0%,比上年减少1,621万元,减少38.6%;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1,806万元,为预算的90.0%,比上年减少1,132万元,减少38.5%;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04万元,减去调出资金773万元后,年终结余201万元。
(四)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市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6,173万元,为预算的100.0%;加上上年滚存结余29,848万元,收入总量为46,021万元。市级社会保险基金当年支出37,247万元,为预算的100.0%。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后,年末滚存结余8,774万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2年,我市共收到债券资金210,360万元,其中:新增债券154,400万元(均为专项债券)和再融资债券55,96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154,400万元主要用于什邡市通航产业园、什邡市经开区北区产业功能补短板建设项目等项目。
截至 2022年底,我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669,603.3万元(其中:一般债务238,841.3万元,专项债务430,762万元),在省政府核定的671,303.3万元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以内,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以上市级2022年财政决算草案,请予审查批准。同时,市级67个部门2022年部门决算(草案)已提交本次常委会,请予审查。草案在报市政府审定、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查之前,已送交市政府审计部门审计,下一步将根据审计意见和本次会议审议意见作相应整改和完善。
二、2022年落实预算决议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22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我们全面贯彻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增强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保障,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着力支持经济稳定恢复。
(一)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减轻市场主体负担超过6.4亿元。出台稳住经济增长的36条措施,全力稳增长促发展、拼经济搞建设,减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0.12亿元,稳住了经济大盘和发展势头。深入实施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和“三农”贷款0.1亿元。加大政府采购力度,降低中小微企业参与政府采购门槛,授予中小微企业合同金额1.17亿元。大力支持企业减负稳岗,对困难行业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实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政策,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返还稳岗补贴资金0.13亿元。
(二)落实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围绕基础设施补短板、重大民生社会事业等专项债券重点支持领域,完成申报专项债券新增入库项目23个,发行新增专项债券15.44亿元,全力支持11个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消费逐步恢复,发放消费券0.03亿元,推动餐饮、旅游等行业逐步回暖。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投入科学技术支出0.93亿元,大力落实科技创新、工业发展、促进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等各项企业补助政策所需资金,鼓励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三)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助力乡村加快发展,落实衔接乡村振兴专项资金0.60亿元。耕地保护扎实推进,建成高标准农田3.08万亩,兑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0.35亿元。聚焦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方向,完成涉农资金统筹整合0.19亿元,支持农产品质量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等23个项目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落实农村无害化厕所建设资金0.04亿元,确保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实现100%。继续做好生猪生产恢复发展,积极落实“七条措施”补助资金0.11亿元,确保市场供应。
(四)持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果,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将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作为财政支出重点,全年投入节能环保支出0.86亿元,支持城市和乡镇水源质量监测、节能减排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项目的实施。推动朝天河、白鱼河、筏子河综合治理,实施5个村“千村示范工程”治理。
(五)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投入2.45亿元全面完成省市30件民生实事,着力解决一批老百姓急难愁盼民生问题。想方设法稳就业,投入各类补贴资金0.23亿元,多渠道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加快完善多层次基本民生保障体系,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残疾人等补助救助资金0.61亿元,持续兜牢1.8万余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投入3.76亿元加快构建全方位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坚持教育优先战略,安排教育支出5.93亿元,支持优化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完善学生就学环境,有力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收支管理,落实老旧小区改造、住房租赁补贴等政策资金1.38亿元,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
三、2022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推进情况
2022年,我们认真贯彻市委的决策部署,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和审查意见要求,结合审计部门提出的意见建议,继续坚持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不断提高财政决策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进一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制定印发《经开区财政体制保障方案》,进一步规范完善经开区的财政管理体制,理顺市政府与经开区财政利益分配关系,在保障经开区财政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经开区增收节支的积极性。结合我市“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和重大经济事项决策规定,修改印发了《什邡市财政预算决策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财政预算决算程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按照省政府、财政厅管理要求,我市顺利实现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覆盖上线运行,并在省厅单位会计核算单项考核工作中连续多月保持满分。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票据使用公开等专项检查,继续做好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等优化营商环境政务服务工作。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管理,严防财政资金“跑冒滴漏”有关规定,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使用。
(三)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坚持以量化考核为抓手,及时制定全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梳理细化3个方面19项具体考核指标,全面夯实主体责任落实。突出目标管理原则,进一步规范预算绩效编报前置源头,科学完善部门整体支出评价、专项预算项目、政策支出等指标体系,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高质高效。组织全市135个预算单位开展支出绩效自评,覆盖率达100%;选取乡村振兴、教育、民生、产业发展等10个单位36个项目作为重点评价内容。
(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优化支出结构,严格落实“过紧日子”思想,强化预算支出刚性约束,持续压缩一般性非刚性支出,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切实兜牢兜实“三保”支出底线。健全库款保障机制,巩固专项库款保障管理,确保工资、基本民生和乡村振兴资金“封闭运行、安全管理、精准使用”,及时足额兑付至受益对象。加强债务收支发行、还本付息“链条式”预算管理,落实到期债务还本付息和隐性债务化解全年目标任务,按期足额完成还本付息7.8亿元(其中:发行再融资债券5.6亿元,预算安排2.2亿元),统筹消化存量债务3.80亿元,有效防控债务风险,债务风险保持安全等级。统筹协调市属国有企业和相关部门,全面清查EPC工程项目,严防建设项目新增隐性债务行为,切实规范限额举债管理。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2022年,全市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决算情况总体较好,但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审计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包括:财政收入结构不稳定,预决算编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预算执行管理有待加强,财政绩效管理有待提高等。同时,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也对财政管理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对此高度重视,将认真落实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采取有力措施逐步解决,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财政收支运行管理。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培植优质税源,清理盘活国有资产资源和闲置沉淀资金。进一步做好节支工作,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继续按照政府过“紧日子”的工作要求,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预算执行管理,着力保障好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领域支出需求,全面落实“三保”、民生及法定支出增长等政策要求,切实增强全市财政收支平衡能力,确保全市财政收支平稳运行。
(二)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确保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投入稳步提高。加强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财政资金和政策保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三)坚决防范财政风险。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及时足额偿还政府债务付息。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有序化解存量,严格控制债务风险水平。增强“三保”保障能力,防范财政运行风险。加强对国库资金运行情况的分析研判,防范库款支付风险。
(四)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进一步完善财会监督机制,树牢主管部门责任意识,建立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纠偏的全过程监督机制,提高财会监督及时性、实时性、有效性。扎实开展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检查力度。
- 公开主体:市财政局
- 责任科室:预算股
- 咨询电话:0838-8102178
- 监督电话:0838-8102178
- 发文时间:2023-10-13
- 文 号:
- 浏览次数:
- 附件下载: 什邡市政府决算公开表(202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