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 题:关于什邡市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 索 引 号:383-20211224-233989
- 公开对象: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长期公开
- 公开渠道:政府门户网站,电视或政务,政务新媒体...
- 公开方式:全文发布
- 五 公 开:
- 公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 公开内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以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报表中涉及本级支出的,应当公开到功能分类项级科目。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应当公开到经济性质分类款级科目,专项转移支付应当分地区、分项目公开等信息。
-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 上标题:
- 副标题:
关于什邡市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1年12月8日在什邡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什邡市财政局 龙顺兵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什邡市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提请市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审查。
一、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市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33,211万元,为预算的105.1%,同比增长6.4%,加上级补助、上年结转、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调入资金等299,609万元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预计为532,820万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实现376,839万元,完成预算的90.1%,同比增长0.6%。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上解上级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援助其他地区支出等491,515万元后,全市结转下年继续使用41,305万元,算总账实现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完成178,494万元,完成预算的93.4%,同比下降55.7%,加上级补助、上年结转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等111,243万元后,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预计为289,737万元。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预计实现 183,184万元,完成预算的91.9%,同比下降57%。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调出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等286,237万元后,全市结余3,500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完成4,197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同比增长92.4%,减去调入一般公共预算1,259万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2,938万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计完成2,938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同比增长92.5%。收入总量减去支出后,年终无结余。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计完成11,796万元,为预算的100%,加上年滚存结余26,760万元后,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总量预计为38,556万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计完成9,288万元,为预算的100%。收入总量减去支出后,年末滚存结余29,268万元。
(二)市级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33,211万元,为预算的105.1%,同比增长6.4%,加上级补助117,954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44,104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9,341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8,998万元、调入资金99,212万元后,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预计为532,820万元。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350,261万元,完成预算的89.5%;加上解上级支出64,836万元、补助下级支出26,578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37,704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842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294万元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预计为491,515万元。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总量相抵后,年终结转41,305万元,按政策规定全部结转下年使用,市级实现收支平衡。
市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初安排预备费2,800万元,截至报告上会时,已动支预备费1,781万元,主要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支出,预计后续还将发生部分支出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剩余部分将按照规定用于安排市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021年初市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为15,894万元,预计本年按规定补充14,741万元,动用19,341万元,2021年末余额为11,294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市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完成178,494万元,完成预算的93.4%,同比下降55.7%,加上级补助989万元、上年结转8,754万元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01,500万元后,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预计为289,737万元。市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计完成180,081万元,完成预算的91.8%,同比下降53.9%;加调出资金97,953万元、补助下级支出3,103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5,100万元后,政府性基金支出总量预计为286,237万元。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总量相抵后,年终结余3,500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21年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全市预算数据一致。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2021年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全市预算数据一致。
上述部分数据是按照2021年年末预算执行情况预计而成,在与省财政厅办理年度结算后会有变化,届时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三)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2021年全市年初预算全部编制绩效目标,编制率100%,实现绩效目标和部门预算“编制、审核、批复、公开”四同步;运用“单位自评+财政重点评价”模式,对全市所有政府财政性支出开展自评,自评率100%,实现“四本预算”绩效评价全覆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全市765个项目涉及的8.92亿元支出、7个预算单位涉及的1.88亿元部门整体支出,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目前该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四)2021年政府性债务情况
1.2021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预计我市2021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520,303万元,其中:一般债务238,841万元,专项债务281,462万元。与上年相比,预计新增债务限额106,2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6,400万元,专项债务99,800万元。
2.2021年政府性债务余额情况
2021年,全市政府性债务年末预计余额为542,243万元,同比增加23%,其中:政府债务516,903万元,占比95.3%,未突破省政府核定的我市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余额25,060万元,占比4.6%;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余额280万元,占比0.1%。
(五)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情况
2021年,严格执行《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认真贯彻市十八届人大七次会议预算决议和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全力抓好组织收入,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始终坚持依法理财,着力加强债务管理,坚决防范财政风险,有力支持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力抓好组织收入,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坚持年初预算目标不动摇,继续按照“依法依规、应减尽减、应收尽收”的原则,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进一步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严格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切实保障,深入落实“三保一优一防”重要要求,全面做好直达资金常态化管理,确保预算收支平衡,全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二是不断强化预算管理,着力提升管理质效。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继续稳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持续深化项目库管理,以高站位、高标准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努力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坚持把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作为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应对财政收支矛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有力抓手,修订完善了全市部门整体支出评价指标体系、专项预算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等,建立了绩效评价体系与财会监督相结合的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机制。
三是积极发挥财政职能,努力促进经济发展。严格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财政措施,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引领撬动作用,积极谋划五年税源培植计划,全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产业培育、市场开拓等,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企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四是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加强财政风险防控。继续加强对政府债务的常态管理,坚决防范财政金融风险的发生。严格落实债务偿还纳入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足额安排预算资金偿还债务本息。全面落实全年债务化解任务,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六)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重大方针和决策部署的重要情况
2021年,大力提质增效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不断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障重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1.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预计投入资金41,050万元,全力带动农业农村发展。着力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特色农业保险奖补政策。加大农业信贷担保风险补偿金,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将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奖励资金进行有效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021年已统筹整合涉农资金2,568万元,分别建设天府蔬香现代农业园区、雪茄现代农业园区、稻鱼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川芎现代农业园区、黄背木耳现代农业园区5个园区,涉及项目20个,有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推进生态环境绿色发展。预计投入资金8,670万元,将污染防治攻坚作为重点保障和优先支出领域,大力支持实施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治理,抓好污水处理,持续推进磷石膏堆场综合整治,全力支持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专项工作,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为蓝天、碧水、净土、青山再添动力,有效促进了我市生态质量持续改善,整体提升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3.支持教育优先发展。预计投入资金54,230万元,全力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教育助学工程等各项财政保障政策,足额落实本级配套资金,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安排2,908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学校设备购置、日常维修、抗震加固、改扩建校舍及其附属设施建设,落实学校维修加固项目专项补助,不断改善学生就学环境。加强学前教育城区扩容工作,继续推进城区新(扩)建两所幼儿园建设项目实施进度,切实解决城区幼儿就读紧张的情况。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预计投入资金43,498万元,切实兜住民生底线。继续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补助资金,做好困难群众兜底救助工作。切实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积极筹集和保障就业创业补贴所需资金。切实落实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大力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5.支持医疗卫生发展。预计投入资金27,156万元,支持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支持公立医院建设,统筹安排各项资金保障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惠及全市41万人享有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全市投入1,781万元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所需经费,加强全市疫情防控体系建设和防疫物资储备,做好经费使用的监管工作,切实筑牢全市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防线。
6.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预计投入资金16,270万元,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全力支持我市21支渠河道整治相关工程,不断做好园林绿化维护等工作,不断提升城市形象。落实我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PPP项目可行性缺口补助。积极争取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99,800万元、一般债券6,400万元,全力推动蓉北高铁物流园、什邡市人民医院医疗综合能力提升、亭江堤防工程水毁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等重点项目的建设。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重点方面的财政投入统计,部分项目存在归类口径交叉。
2021年全市财政运行平稳、财税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是市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监督指导、政协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各部门和全市人民共克时艰、砥砺奋进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问题和不足: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收入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支出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听取各位代表的意见建议,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22年预算草案
(一)2022年财政收支形势分析
2022年,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财政增收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加上疫情防控常态化、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高质量发展等领域支出需求较大,预算收支安排依然是紧平衡,必须继续坚持过“紧日子”,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增强发展后劲、让人民群众过好日子上。
(二)2022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022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将政府过“紧日子”作为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继续深入落实“三保一优一防”重要要求,继续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切实防范财政运行风险,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打细算,继续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政保障。
2022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量入为出,优化支出结构。科学统筹、以收定支、量力而行,合理安排支出预算。二是坚持勤俭节约,突出保障重点。继续按照政府过“紧日子”的工作要求,严格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全力保障好重点领域支出,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从严从紧安排预算。三是坚持绩效管理,提升理财水平。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突出绩效导向,将绩效理念贯穿预算管理全过程,强化绩效目标引领和绩效结果应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防控。加强债务管理,持续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三)全市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为241,212万元,同口径增长8.7%,加上级补助、调入资金、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7,386万元,减上解上级支出、援助其他地区支出61,462万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287,136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全市支出预算拟安排为287,136万元。在此基础上,加上上年结转41,305万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总量为328,441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201,149万元,加上年结转3,500万元,减调入一般公共预算64,344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1,700万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38,605万元。按照以收定支和收支平衡原则,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为138,605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为3,457万元,减调入一般公共预算1,037万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2,420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拟安排为2,420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12,677万元,加上年滚存结余29,268万元,收入总量为41,945万元。按照现行社会保险支出政策,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为9,301万元,滚存结余32,644万元。
(四)市级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为241,212万元,同口径增长8.7%,加上级补助31,005万元、调入资金65,381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000万元,减上解支出60,462万元、补助下级支出21,786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1,000万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265,350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拟安排为265,350万元。在此基础上,加上上年结转41,305万元,2022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总量为306,655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2022年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与全市预算数据一致。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22年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全市预算数据一致。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2022年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全市预算数据一致。
5.市级一般公共预算重点支出安排情况。
认真贯彻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严格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全面落实“三保一优一防”重要要求,全力做好重点领域财政保障,合理安排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情况包括:
(1)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方面。安排资金32,446万元,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支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畜禽等无害化处理、动物疫病防控等项目的实施。着力做好石亭江系统治理项目,以及都江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人民渠21号支渠整治相关工程。严格落实省市要求,安排援藏资金、对口帮扶喜德县资金1,730万元。
(2)教育事业发展保障方面。安排资金52,173万元,促进各类教育优质协调发展。继续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包括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学费、教科书费和作业本费,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免除普通高中困难学生学费和补助困难学生助学金。继续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困难学生补助政策。全力推进学校扩容提质,有序推进全市学校校舍维修维护及设施设备购置,保障我市第六、七幼儿园开办经费。
(3)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方面。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安排资金28,772万元,支持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财政补贴政策以及特殊群体财政代缴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政策。足额落实城乡低保、临时救助、高龄津贴、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惠民殡葬、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等民生事项所需资金,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托底保障力度,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4)强化卫生健康保障方面。安排资金23,122万元,支持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落实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财政补助。全力保障好计划生育奖特扶、老龄健康服务等民生项目,继续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升重大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全面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
(5)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安排资金6,000万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领撬动作用,积极推动五年税源培植计划,探索建立财政资源向财政收入来源转变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全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产业培育、市场开拓等,不断增强企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使全市实体经济发展增添活力、扩量增值,同步实现财政收入平稳增长。继续加大争取专项资金和发行政府专项债券的力度,着力撬动社会资本,支持实体经济焕发活力。
(6)城市建设维护方面。安排资金16,054万元,按照“蓉北宜居地、精致生活城”定位,高标准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大力支持城市及镇村规划相关工作,推动三思河污水应急整治以及农村彩钢棚(房)专项整治,全力保障市政道路、垃圾清运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继续做好园林绿化维护等,不断提升城市形象,让群众生活更便利、更舒心、更美好。
(7)安排预备费2,700万元。主要用于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以上2022年预算草案,请予审查批准。市级各部门2022年部门预算草案及绩效目标已全部报送大会,请予审查。
三、2022年财政工作
2022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千方百计抓好增收节支,继续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全力做好培源、增收、节支、保障、增效、风控六方面工作,努力在支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
一是做好培源工作,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应。紧紧围绕实施产业兴市强市工程规划,大力实施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产业发展中的引导和杠杆作用,不断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推进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全力实施五年税源培植,做大做强地方重点工业企业,努力助推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二是做好增收工作,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在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抓好财政收入,不断提高收入征管水平,提升财政收支平衡能力。继续加大上级资金和债券资金争取力度,大力盘活存量土地和闲置国有资产资源,多渠道组织财政收入,为深入实施“五大工程”、聚力建设“五新什邡”、重点推进“十大行动”提供强有力的财政保障。
三是做好节支工作,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继续按照政府过“紧日子”的工作要求,严格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对非重点、非刚性项目支出做到可压尽压,更加突出保障重点。继续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加大绩效评价力度,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是做好保障工作,确保财政平稳持续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做好民生实事财政保障,全力支持疫情防控、稳就业、基本民生服务和基层“三保”工作,在民生大事、急事、难事上持续用力,不断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努力增强社会保障能力,着力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大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五是做好提效工作,持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相关要求,围绕建立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现代预算制度的目标,进一步深化“零基预算”理念运用,完善预算标准体系,规范预算编制流程,全面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继续加强中长期财政规划管理,进一步增强与我市发展规划的有效衔接,切实强化中长期财政规划对年度预算的约束。
六是做好风控工作,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全面落实科学的政府债务举借、使用、调整、管理、偿还和监督机制,管好用好债券资金,科学举债发展。按照我市经济社会规划与财力相适应的要求,切实把握政府项目建设与财政收支平衡的关系,进一步落实风险化解主体责任,全面强化“三保”支出保障,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各位代表,2022年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决议,继续瞄定新目标、培育新优势、抢抓新机遇、谋划新发展,确保圆满完成2022年各项财政工作目标,为深入实施“五大工程”、聚力建设“五新什邡”、重点推进“十大行动”打下基础、贡献力量。
关于什邡市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1年12月8日在什邡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什邡市财政局 龙顺兵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什邡市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提请市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审查。
一、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市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33,211万元,为预算的105.1%,同比增长6.4%,加上级补助、上年结转、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调入资金等299,609万元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预计为532,820万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实现376,839万元,完成预算的90.1%,同比增长0.6%。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上解上级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援助其他地区支出等491,515万元后,全市结转下年继续使用41,305万元,算总账实现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完成178,494万元,完成预算的93.4%,同比下降55.7%,加上级补助、上年结转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等111,243万元后,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预计为289,737万元。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预计实现 183,184万元,完成预算的91.9%,同比下降57%。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调出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等286,237万元后,全市结余3,500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完成4,197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同比增长92.4%,减去调入一般公共预算1,259万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2,938万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计完成2,938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同比增长92.5%。收入总量减去支出后,年终无结余。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计完成11,796万元,为预算的100%,加上年滚存结余26,760万元后,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总量预计为38,556万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计完成9,288万元,为预算的100%。收入总量减去支出后,年末滚存结余29,268万元。
(二)市级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33,211万元,为预算的105.1%,同比增长6.4%,加上级补助117,954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44,104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9,341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8,998万元、调入资金99,212万元后,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预计为532,820万元。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350,261万元,完成预算的89.5%;加上解上级支出64,836万元、补助下级支出26,578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37,704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842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294万元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预计为491,515万元。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总量相抵后,年终结转41,305万元,按政策规定全部结转下年使用,市级实现收支平衡。
市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初安排预备费2,800万元,截至报告上会时,已动支预备费1,781万元,主要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支出,预计后续还将发生部分支出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剩余部分将按照规定用于安排市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021年初市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为15,894万元,预计本年按规定补充14,741万元,动用19,341万元,2021年末余额为11,294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市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完成178,494万元,完成预算的93.4%,同比下降55.7%,加上级补助989万元、上年结转8,754万元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01,500万元后,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预计为289,737万元。市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计完成180,081万元,完成预算的91.8%,同比下降53.9%;加调出资金97,953万元、补助下级支出3,103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5,100万元后,政府性基金支出总量预计为286,237万元。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总量相抵后,年终结余3,500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21年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全市预算数据一致。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2021年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全市预算数据一致。
上述部分数据是按照2021年年末预算执行情况预计而成,在与省财政厅办理年度结算后会有变化,届时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三)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2021年全市年初预算全部编制绩效目标,编制率100%,实现绩效目标和部门预算“编制、审核、批复、公开”四同步;运用“单位自评+财政重点评价”模式,对全市所有政府财政性支出开展自评,自评率100%,实现“四本预算”绩效评价全覆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全市765个项目涉及的8.92亿元支出、7个预算单位涉及的1.88亿元部门整体支出,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目前该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四)2021年政府性债务情况
1.2021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预计我市2021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520,303万元,其中:一般债务238,841万元,专项债务281,462万元。与上年相比,预计新增债务限额106,2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6,400万元,专项债务99,800万元。
2.2021年政府性债务余额情况
2021年,全市政府性债务年末预计余额为542,243万元,同比增加23%,其中:政府债务516,903万元,占比95.3%,未突破省政府核定的我市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余额25,060万元,占比4.6%;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余额280万元,占比0.1%。
(五)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情况
2021年,严格执行《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认真贯彻市十八届人大七次会议预算决议和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全力抓好组织收入,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始终坚持依法理财,着力加强债务管理,坚决防范财政风险,有力支持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力抓好组织收入,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坚持年初预算目标不动摇,继续按照“依法依规、应减尽减、应收尽收”的原则,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进一步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严格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切实保障,深入落实“三保一优一防”重要要求,全面做好直达资金常态化管理,确保预算收支平衡,全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二是不断强化预算管理,着力提升管理质效。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继续稳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持续深化项目库管理,以高站位、高标准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努力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坚持把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作为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应对财政收支矛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有力抓手,修订完善了全市部门整体支出评价指标体系、专项预算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等,建立了绩效评价体系与财会监督相结合的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机制。
三是积极发挥财政职能,努力促进经济发展。严格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财政措施,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引领撬动作用,积极谋划五年税源培植计划,全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产业培育、市场开拓等,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企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四是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加强财政风险防控。继续加强对政府债务的常态管理,坚决防范财政金融风险的发生。严格落实债务偿还纳入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足额安排预算资金偿还债务本息。全面落实全年债务化解任务,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六)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重大方针和决策部署的重要情况
2021年,大力提质增效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不断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障重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1.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预计投入资金41,050万元,全力带动农业农村发展。着力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特色农业保险奖补政策。加大农业信贷担保风险补偿金,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将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奖励资金进行有效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021年已统筹整合涉农资金2,568万元,分别建设天府蔬香现代农业园区、雪茄现代农业园区、稻鱼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川芎现代农业园区、黄背木耳现代农业园区5个园区,涉及项目20个,有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推进生态环境绿色发展。预计投入资金8,670万元,将污染防治攻坚作为重点保障和优先支出领域,大力支持实施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治理,抓好污水处理,持续推进磷石膏堆场综合整治,全力支持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专项工作,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为蓝天、碧水、净土、青山再添动力,有效促进了我市生态质量持续改善,整体提升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3.支持教育优先发展。预计投入资金54,230万元,全力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教育助学工程等各项财政保障政策,足额落实本级配套资金,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安排2,908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学校设备购置、日常维修、抗震加固、改扩建校舍及其附属设施建设,落实学校维修加固项目专项补助,不断改善学生就学环境。加强学前教育城区扩容工作,继续推进城区新(扩)建两所幼儿园建设项目实施进度,切实解决城区幼儿就读紧张的情况。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预计投入资金43,498万元,切实兜住民生底线。继续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补助资金,做好困难群众兜底救助工作。切实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积极筹集和保障就业创业补贴所需资金。切实落实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大力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5.支持医疗卫生发展。预计投入资金27,156万元,支持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支持公立医院建设,统筹安排各项资金保障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惠及全市41万人享有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全市投入1,781万元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所需经费,加强全市疫情防控体系建设和防疫物资储备,做好经费使用的监管工作,切实筑牢全市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防线。
6.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预计投入资金16,270万元,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全力支持我市21支渠河道整治相关工程,不断做好园林绿化维护等工作,不断提升城市形象。落实我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PPP项目可行性缺口补助。积极争取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99,800万元、一般债券6,400万元,全力推动蓉北高铁物流园、什邡市人民医院医疗综合能力提升、亭江堤防工程水毁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等重点项目的建设。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重点方面的财政投入统计,部分项目存在归类口径交叉。
2021年全市财政运行平稳、财税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是市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监督指导、政协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各部门和全市人民共克时艰、砥砺奋进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问题和不足: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收入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支出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听取各位代表的意见建议,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22年预算草案
(一)2022年财政收支形势分析
2022年,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财政增收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加上疫情防控常态化、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高质量发展等领域支出需求较大,预算收支安排依然是紧平衡,必须继续坚持过“紧日子”,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增强发展后劲、让人民群众过好日子上。
(二)2022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022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将政府过“紧日子”作为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继续深入落实“三保一优一防”重要要求,继续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切实防范财政运行风险,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打细算,继续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政保障。
2022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量入为出,优化支出结构。科学统筹、以收定支、量力而行,合理安排支出预算。二是坚持勤俭节约,突出保障重点。继续按照政府过“紧日子”的工作要求,严格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全力保障好重点领域支出,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从严从紧安排预算。三是坚持绩效管理,提升理财水平。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突出绩效导向,将绩效理念贯穿预算管理全过程,强化绩效目标引领和绩效结果应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防控。加强债务管理,持续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三)全市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为241,212万元,同口径增长8.7%,加上级补助、调入资金、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7,386万元,减上解上级支出、援助其他地区支出61,462万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287,136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全市支出预算拟安排为287,136万元。在此基础上,加上上年结转41,305万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总量为328,441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201,149万元,加上年结转3,500万元,减调入一般公共预算64,344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1,700万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38,605万元。按照以收定支和收支平衡原则,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为138,605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为3,457万元,减调入一般公共预算1,037万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2,420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拟安排为2,420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12,677万元,加上年滚存结余29,268万元,收入总量为41,945万元。按照现行社会保险支出政策,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为9,301万元,滚存结余32,644万元。
(四)市级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为241,212万元,同口径增长8.7%,加上级补助31,005万元、调入资金65,381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000万元,减上解支出60,462万元、补助下级支出21,786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1,000万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265,350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拟安排为265,350万元。在此基础上,加上上年结转41,305万元,2022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总量为306,655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2022年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与全市预算数据一致。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22年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全市预算数据一致。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2022年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全市预算数据一致。
5.市级一般公共预算重点支出安排情况。
认真贯彻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严格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全面落实“三保一优一防”重要要求,全力做好重点领域财政保障,合理安排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情况包括:
(1)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方面。安排资金32,446万元,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支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畜禽等无害化处理、动物疫病防控等项目的实施。着力做好石亭江系统治理项目,以及都江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人民渠21号支渠整治相关工程。严格落实省市要求,安排援藏资金、对口帮扶喜德县资金1,730万元。
(2)教育事业发展保障方面。安排资金52,173万元,促进各类教育优质协调发展。继续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包括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学费、教科书费和作业本费,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免除普通高中困难学生学费和补助困难学生助学金。继续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困难学生补助政策。全力推进学校扩容提质,有序推进全市学校校舍维修维护及设施设备购置,保障我市第六、七幼儿园开办经费。
(3)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方面。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安排资金28,772万元,支持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财政补贴政策以及特殊群体财政代缴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政策。足额落实城乡低保、临时救助、高龄津贴、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惠民殡葬、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等民生事项所需资金,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托底保障力度,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4)强化卫生健康保障方面。安排资金23,122万元,支持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落实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财政补助。全力保障好计划生育奖特扶、老龄健康服务等民生项目,继续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升重大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全面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
(5)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安排资金6,000万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领撬动作用,积极推动五年税源培植计划,探索建立财政资源向财政收入来源转变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全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产业培育、市场开拓等,不断增强企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使全市实体经济发展增添活力、扩量增值,同步实现财政收入平稳增长。继续加大争取专项资金和发行政府专项债券的力度,着力撬动社会资本,支持实体经济焕发活力。
(6)城市建设维护方面。安排资金16,054万元,按照“蓉北宜居地、精致生活城”定位,高标准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大力支持城市及镇村规划相关工作,推动三思河污水应急整治以及农村彩钢棚(房)专项整治,全力保障市政道路、垃圾清运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继续做好园林绿化维护等,不断提升城市形象,让群众生活更便利、更舒心、更美好。
(7)安排预备费2,700万元。主要用于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以上2022年预算草案,请予审查批准。市级各部门2022年部门预算草案及绩效目标已全部报送大会,请予审查。
三、2022年财政工作
2022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千方百计抓好增收节支,继续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全力做好培源、增收、节支、保障、增效、风控六方面工作,努力在支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
一是做好培源工作,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应。紧紧围绕实施产业兴市强市工程规划,大力实施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产业发展中的引导和杠杆作用,不断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推进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全力实施五年税源培植,做大做强地方重点工业企业,努力助推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二是做好增收工作,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在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抓好财政收入,不断提高收入征管水平,提升财政收支平衡能力。继续加大上级资金和债券资金争取力度,大力盘活存量土地和闲置国有资产资源,多渠道组织财政收入,为深入实施“五大工程”、聚力建设“五新什邡”、重点推进“十大行动”提供强有力的财政保障。
三是做好节支工作,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继续按照政府过“紧日子”的工作要求,严格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对非重点、非刚性项目支出做到可压尽压,更加突出保障重点。继续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加大绩效评价力度,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是做好保障工作,确保财政平稳持续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做好民生实事财政保障,全力支持疫情防控、稳就业、基本民生服务和基层“三保”工作,在民生大事、急事、难事上持续用力,不断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努力增强社会保障能力,着力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大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五是做好提效工作,持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相关要求,围绕建立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现代预算制度的目标,进一步深化“零基预算”理念运用,完善预算标准体系,规范预算编制流程,全面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继续加强中长期财政规划管理,进一步增强与我市发展规划的有效衔接,切实强化中长期财政规划对年度预算的约束。
六是做好风控工作,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全面落实科学的政府债务举借、使用、调整、管理、偿还和监督机制,管好用好债券资金,科学举债发展。按照我市经济社会规划与财力相适应的要求,切实把握政府项目建设与财政收支平衡的关系,进一步落实风险化解主体责任,全面强化“三保”支出保障,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各位代表,2022年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决议,继续瞄定新目标、培育新优势、抢抓新机遇、谋划新发展,确保圆满完成2022年各项财政工作目标,为深入实施“五大工程”、聚力建设“五新什邡”、重点推进“十大行动”打下基础、贡献力量。
- 公开主体:市财政局
- 责任科室:预算股
- 咨询电话:0838-8102178
- 监督电话:0838-8102178
- 发文时间:2021-12-24
- 文 号:
- 浏览次数:
- 附件下载: 2022年预算表格(含执行金额)  
-